生意经 > 观察评论 > 壮乡“李子柒”蹚出致富路 乡村新风貌续引“燕归巢”

壮乡“李子柒”蹚出致富路 乡村新风貌续引“燕归巢”

生意经 2020-08-21 09:30:20 来源:中国新闻网
  广西玉林市北流市新圩镇河村“85后”宁文龙的故事听起来有些“叛逆”:2015年,在电视台做记者的他决定辞职,回乡种植、销售百香果。
 
  从城市到乡村,由记者变农民,宁文龙的决定似乎有些大胆,结果却令人惊喜。如今,他和两位创业伙伴依靠电商销售百香果,2019年公司销售额已达1.6亿元人民币。
 
  宁文龙的经历,是记者近日走访广西村落时了解到的。近年来,植根乡村资源、实现致富发展的案例并不鲜见。正如去年“火”起来的美食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,从城市回到农村老家的她不仅通过直观的视频作品,让人们领略到中国乡村的田园风光,其依托乡村资源创造经济价值的实践,亦成为青年在农村实现自我发展的鲜活范本。
 
  在为期几日的走访中,记者得以更为直观地了解到广西村落的振兴发展,也为“李子柒”镜头中的中国乡村风貌、及“李子柒们”的个人选择寻得更为真实的注脚。
 
  曾几何时,“脏乱差”一度成为乡村风貌的代名词。但近年来,通过乡村振兴、村落改造建设等项目的实施,广西农村的风貌已大为改观。
 
  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清湖村委九梅麓村里,小河潺潺、古荔成园;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鹏垌村是古村落,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,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,但村中建筑错落有致、古朴与现代气息交融;在北流市新圩镇河村,共享农庄、民宿客栈、茶馆、图书馆、咖啡屋、艺术工作室等休闲设施触手可及。
 
  从“脏乱差”到干净整洁有序,乡村风貌改变的背后是人力、人心的凝聚。
 
  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为整治乡村风貌,九梅麓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容兴俊于去年6月从广东回到村里,带头拆旧房子、清理卫生、做村民思想工作,带动大家一起参与改造;居住在玉林城区的高级工程师陈云峰已过古稀之年,但他依然不辞辛劳地整理、编写文件,为故乡鹏垌村的整治尽心尽力。
 
  乡村颜值的提升,不仅大大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;好的风貌也成为一种可利用资源,加之各村落对既有资源的盘活开发,乡村经济正得到向好发展。
 
  九梅麓村将14间闲置旧房用作民宿旅业开发,经营利润的10%用于九梅麓农户的分红,当地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0.8万元增长到2019年2万元;鹏垌村在整治过程中秉持“修旧如旧”理念,同时积极挖掘文化资源,推动历史古迹、旅游观光融合式发展,逐步走出了一条“文化+旅游”的新路子;河村农民自发组织土地整治,村集体收入得到大幅提高。
 
  我们往往听惯了从小地方到大都市的例子,但在记者走访的广西村落中,不少在外游子选择回归故里,他们植根乡村、实现发展,自身经历正如李子柒一般,讲述着“乡村发展有我在”这一充满“泥土”气息的故事。
 
  “古村落振兴让我看到了希望,所以选择回来。”着一身旗袍,陈志丽正在鹏垌村的工作室里展示茶艺。她告诉记者,自己在鹏垌村土生土长,回乡前在深圳做行政管理工作。
 
  回到玉林后,陈志丽在做设计工作之余,和姐姐在鹏垌村租用了一间工作室,用以普及玉林茶文化。“希望未来随着游客增多,能够在普及茶文化的同时,实现较好收益。”
 
  回首过往,宁文龙坦言,回乡创业可谓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:有越来越多的好政策向农村倾斜,又恰逢电商红利期;广西地大物博,农产品资源丰富;农村农民年轻化正成为一种趋势,年轻人有活力,能够一起为家乡做事。
 
  “农村不缺资源,关键看如何经营。”宁文龙坦言,回到家乡是自己的正确选择。公司也在着力培养百香果新品种,同时努力探索一些新鲜、具有更好经济价值的作物在农村推广。(完)
相关报道
文章关键字: 李子柒
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生意经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生意经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请注明"来源:生意经"。
2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XXX(非本网站)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,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4、如本网刊载之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,敬请通知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 

优质好货 限量特惠